【园长心里话】宝宝在托育园里还不会说话怎么办?
时间:2024-04-19 来源:
作为老师的我们,
经常会遇到家长这样的“拷问”:
“我儿子能听懂各种指令,可就是不说话,是不是有问题?”
“我家宝贝还不会说话,是不是不能上托育园?”
“我家宝宝都一周半了,只会叫爸爸妈妈,这正常吗?”
……
今天的“园长心里话”,我们来听听金山园的凌霞园长怎么说!
不同年龄阶段的家长们对宝宝入托时还不会说话的担心一般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主要针对乳儿班和托小班的宝宝们。他们年龄很小,一般入托的时候都还不满2周岁,家长们会担心,宝宝不会说话,那么老师们怎么能知道宝宝的需求呢?怎么能及时回应照护好宝宝呢?
其实,沟通不仅限于口头语言,还有表情、肢体动作等都能够帮助表达。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即使不会说话,也已经能理解许多成人语言所表达的意思了,而且他们会通过自己的声音、眼神、肢体动作等来寻求关注和表达自己的需求。例如一个宝宝他想出去玩,即使还不会说话,他大概率会一边扯着大人往门的方向走,一边指着门的方向,来表达自己要出去玩的想法和需求。老师们通过孩子的这些表现能很快判断出宝宝们的需求并进行及时的回应。
另外在日常照护中,通过家访沟通、前期观察等方法,老师们已经了解宝宝的基本习惯,再结合宝宝的成长规律发展水平、科学的一日活动安排、各个环节的照护规范,大部分的宝宝需求都能在合适的时间节点得到老师及时的回应和满足,这样,即使宝宝还不会说话,我们也能提前照护,满足宝宝的需求了。
第二种情况主要针对托大班两岁多的宝宝。如果入托时还不大会说话,家长就会担心宝宝的语言发展是否滞后?0-3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期间宝宝们的语言发展还是以“输入”为主,不停地在观察、模仿,等到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宝宝就会开口说第一个字词,随之而来的就是语言输出的爆发期了。
每个孩子有个体差异,像语言的发展,先后差异几个月都是正常的,只要医院没有明确给出语言发展相关器官问题、或者发展迟缓的诊断,宝宝都具备正常说话的能力。我们只需要给宝宝营造一个丰富的沟通交流环境,帮助宝宝多输入、多积累,耐心等待,自然而然宝宝在某一天就会开口说话了。